微笑心协提醒您:要快乐哦~

抗疫又抗抑,生活甜蜜蜜



图片

抗疫又抗抑,生活仍甜蜜

      “你一米,我一米,大家拉开小距离;你近点,我近点,大家相聚隔离点。”“不要贴贴!不要贴贴!贴贴危险,还是密接!”。自新一轮疫情以来,大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类似的防疫宣传梗。“捅鼻子捅飞天灵盖,戳喉咙戳出大茧子”也变成我们在沪学生的日常操作。

      虽然同学们都在全心全力配合防疫,但是长期不能外出,难免会滋生出紧张、不安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心情会出现较大波动,时时刻刻都在“破防”、“蚌埠住了”。

      紧张焦虑不可怕,我来教你必拿下!接下来,就让这篇科普小文为大家疏解一些焦虑与抑郁吧!

 

一、“疫情焦虑”的定义

      何谓“疫情焦虑”,首先就要解释一下:“焦虑”。

      “焦虑”的定义:焦虑是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悲观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而“疫情焦虑”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局部反复的情况下,外部客观环境不断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破坏正常生活节律,没有及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作出积极正确的心理建设,从而导致个体内部主观心理受到冲击的一种情绪反馈机制,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

 

二、“疫情焦虑”的产生原因&不良影响

产生原因

       1、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园封闭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外部输入感染病例,是目前最关键的防疫措施。但是相比之前自由丰富的生活,目前无确定时限的诸多规定和管控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焦躁。

      2、学业压力:学业负担也是学生焦虑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时长、学习效率和学习环境都是“学习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宿舍网课学习容易使注意力涣散,缺乏互动的听课体验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落差感。

      3、社交状态:居家期间大学生处于与外界隔离状态,缺乏必要的社交活动,因而再与人交往时易产生紧张、不自在和恐惧等情绪。返校后,由于班集体无法聚集活动,与朋友见面机会减少,孤独感和焦虑随即产生。

 

不良影响

      适当的焦虑会产生正向作用,但是过度焦虑则反之。因为疫情而过度焦虑,不仅会导致学习和实践任务完成度低下、效率锐减,甚至还会引发心慌、胸闷等亚健康状态以及内分泌失调、肠胃不适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图片

 

三、“疫情焦虑”的应对方法:

      疫情焦虑瘆得慌?专业团队来帮忙!抗抑妙招?拿来吧!

 

1.行动起来

      行胜于言,“不完美的行动胜过完美的虚望。”正如其言,与其在宿舍里担忧“好烦啊!不想在宿舍上网课!学习效率好低下......”,与其躺平进行空洞乏味的幻想、不断地玩手机来填补内心空虚,不如在心里好好鞭策自己,克服拖延,下床收拾好学习用品,制定好计划,背上书包去图书馆或教学楼安安静静学习。可能一时半会儿进入不了最佳状态,但是这“不完美的行动”也完胜“完美的虚望”。让自己行动起来,用积极的活动去填补空虚的苗圃,一定会减少无意义的自我消耗,慢慢摆脱“疫情焦虑”的困扰。

 

2.尝试阅读

      疫情期间虽然无法进行线下课程,但是也节省了很多往返穿梭于教学楼被浪费的时间。正是因为隔离,我们才能拥有相对完整的时间段来进行阅读。

      阅读是一种利用时间的有效方式:阅读时,人们会进入一种叫做“心流”的忘我境界,会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充分利用了时间,从而产生满足感。无论是读书后的收获,还是这份利用时间的充实感,都能抵御抑郁情绪的产生。

      同时,阅读是获得认同的一种良好途径。对于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观点进行比对,当产生重合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种统一的快乐,仿佛是自己的想法或者观点得到了认同。寻求认同也是人类抵抗孤独的一种方式,而在阅读当中得到的认同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孤独,从而免去焦虑。

 

3.聆听音乐

      尽管音乐功能众多,对多数人而言,聆听音乐仍然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究其内部机制,其一,音乐不仅可以表达情绪,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音乐由此辅助人们将注意力从焦虑情绪本身转移到令人愉快的事物中;其二,焦虑情绪引发的生理不适,音乐可以有效对抗不适感传给大脑的信号,生理不适得到缓解,心理状态随之改善;其三,音乐直接作用于主管情绪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调节。

 

      当然,我们心协也是各位值得信赖的朋友。疫情焦虑不可怕,心协陪您来说话!可以关注心协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并找专业老师聊天咨询噢!心协帮你用话聊治愈一切emo!

结语:最后祝大家:心情好一点,emo少一点,不再挂着“囧”字脸!

 

图片

 

引用资料:中国知网论文《新冠疫情下大学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刘曦、汪丽娜等)

图片

 

文案|梁安盈          编辑|王力

图片

 

 

发表评论


暂无权限、访问受限、锁屏 Created with Sketch.

该文章评论区已被封锁

最新评论


暂无